北京城市副中心率先建设海绵城市
编辑:扬州新闻发布时间:2016-11-14
一座城市应对雨水最好的办法就是小雨蓄起来,中雨排出去,大雨别成灾,将蓄存的水充分加以利用让城市更加安全、生态和清洁,因此,海绵城市应运而生。究竟海绵城市如何建设?昨天,市规划国土委首次发布首都海绵城市解读,通州区和延庆区将作为先行示范区,分别结合城市副中心和世园会,建设平原以及山前海绵城市。未来,本市将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要考核海绵能力
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本市的海绵城市要如何建设?建设海绵城市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所以除了山区保护、河湖水系治理、蓄滞洪区的建设,建设海绵城市还包括公园绿地建设、道路广场以及建筑小区的改造等。
除此之外,在建筑小区方面,市规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建区域将全部按照地方标准的要求建设雨水控制利用小区,还将与市重大办十三五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计划结合,把雨水控制利用作为项目内容之一,进行重点考核。
通州、延庆先行试点建设
按照规划,本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将率先在通州区和延庆区进行试点,通州将结合副中心建设,按照高水平标准建设要求,建设平原海绵城市,延庆则将结合世园会建设,按照生态文明新典范建设要求,建设山区海绵城市。据了解,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已经进入规划阶段,将充分利用通州五河交汇的特点,重视生态道路及绿色建筑这两种海绵体建设,设计中也会注重通州特色,加强与通州历史文脉结合。
规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是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的20%面积实现70%雨水就地消纳,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的80%面积实现70%雨水就地消纳。
样本
西郊砂石坑汛时蓄洪闲时生态公园
在北京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西郊砂石坑蓄洪工程是一处典型案例。目前该工程正在等待最后的验收。在汛期,西郊砂石坑承担着蓄滞西山洪水不让其入城的任务;而在非汛期,则变身为生态公园。在正式对外开放后,西郊砂石坑的名字也将变得洋气起来,称为晋元滨水公园。
西郊砂石坑,位于田村山南路北侧。上世纪90年代中期,砂石坑停止开采后,这里一度成了倒卸建筑渣土、生活废品的地方,导致垃圾遍地,沙土飞扬。但其透水性良好的砂石结构和现存的坑塘结构,使其与蓄洪工程一拍即合。2014年2月,西郊砂石坑蓄洪工程正式在这里破土动工。
市水务工程建设与管理事务中心总工程师温明霞表示,永定河引水渠玉渊潭以上的洪涝水是主城区防洪排涝安全的主要威胁,遇大雨,永定河引水渠内洪水将由节制闸拦截,不让其入城,而转向砂石坑,先行就地存蓄起来。之后,再用于回补地下水。在今年汛期7·20的降雨中,西郊砂石坑已经启用,周边雨洪不断通过老山、车辆段、北八排、琅璜沟、五环路等雨水口进入坑内蓄滞,坑内水位最快每小时上涨80至90厘米。蓄水量除去下渗达到160万立方米左右。
该工程非汛期时则为生态公园。总高程近60米的四层环湖步道簇拥一汪湖水,四周绿植葱葱、野花成趣。
相关
城市副中心将增21处公园
记者昨天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今明两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新建21处公园,同时改造提升3处,新增公园绿地面积约2.2万亩。此外,今明两年,城市副中心将总计实施84个园林绿化建设项目,新增、改造各类绿地、林地、湿地共约37.1万亩。到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园林绿化工程也已全面推开。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1处公园主要分布在通州潞城、永顺、梨园、西集、宋庄、于家务、漷县等镇,包括碧水公园、八里桥公园、潞城健康森林公园、永乐国学公园等。其中,面积最大的公园是位于大稿村的梨园文化休闲公园,达5850亩。面积较小的是三元村公园和西小马公园,分别是71亩和73亩。
除新建公园外,减河公园、宋庄公园、西海子公园等三座公园将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景观的改造提升。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的原则,同时综合考虑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等,公园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将在2016年、2017年两年内分三批启动。
截至目前,永顺城市公园、梨园城市森林公园、永乐国学公园等14个项目已启动实施,剩余10处将最晚于明年3月份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