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恭城矮寨村:传承与保护并行 留住瑶乡美丽
编辑:扬州新闻发布时间:2016-11-18
广西恭城矮寨村山清水秀美如画
矮寨村民居融合了瑶族、壮族及汉族特色于一体
荆楚网消息(记者曹霓)6月30日,“醉美桂北 生态家园——第四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广西行”采访团来到桂林市恭城县莲花镇矮寨村,领略“莲花九甲”乡村特色。
矮寨村位于莲花镇南部,是广西实施乡土特色建设的第一批示范村。矮寨村所在的平江河流域一带,瑶、壮、汉民族文化历经数百年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九甲”片区乡土建筑风格。记者们在村里看到,矮寨村的房屋红砖墙用白线勾勒,屋顶正中凤扳爪呈双凤环日状,环内嵌入寿字或福字,十分具有特色。道路利用废旧的瓷砖和石头铺砌而成,整个道路与旁边的环境、建筑相吻合。网易记者李星月感叹,矮寨村和他想象中的村落完全不一样。该村房屋以红色、白色、黑色三种颜色组成,房屋屋顶的凤扳爪很独特,很有美感。其次,村落规划合理,民居、小桥流水、百香果园、柿子林相得益彰,让人觉得村庄生活悠然自得。
如何在房屋乡土化改造中,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传统工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党委书记江选文介绍,矮寨村是恭城“九甲”建筑风格的代表性村落。在房屋乡土化改造中,该村运用本土工艺,保留和传承了原有的“人字坡屋面、屋顶凤扳爪、砖挑檐门头、扇形屋檐口、方门圆窗顶、红墙白线条”建筑风格。江选文告诉记者,该村传统建筑工艺传承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屋顶凤扳爪与勾线。目前该村有八名土建筑师,其中年纪最大的有71岁了。为了传承该村传统建筑工艺,留住“乡愁”,村里八名土建筑师以“老带新”的形式,目前已经培训了一批新的土建筑师,传统工艺得到了活态传承。
在矮寨村,新屋与旧房风貌协调,不仅延续了传统工艺,传承了传统文化,也充分考虑到村民生活的延续性。恭城瑶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任廖钦桥表示,对传统村落实施生态化乡土化保护开发,避免了大拆大建大改,减少了投入,村民易于接受,同时也激发了村民参与主动性,同步推进环境生态化改造。
据悉,为打造一个环境优美、舒适干净、和谐宜居的美丽村屯,该村积极推广沼气“全托管”模式,将全村沼气池纳入公司化管理,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循环产业,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养殖、种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同时,矮寨村建成水选垃圾处理设施、建成集中和联户型污水处理项目,实行生活垃圾、污水分类,并通过沼气池得到减量化处理。村民利用零星地块及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建设微果园、微菜园、微花园等,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矮寨村村民贝翠萍表示,以前村里的垃圾经常是往后山和竹林里倾倒,污水随意排放、四处横流。自从村里建成水选垃圾处理设施、集中和联户型污水处理项目后,解决了村屯生活垃圾、污水处理难题。村民们从最初观望、被动参与,逐步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逐步养成了把垃圾放到固定回收点和分类的好习惯。
近年来,恭城县委、县政府按照“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的思路,对矮寨村进行保护开发,积极引导村民进行房屋乡土化、环境生态化改造,探索出一条投入少、效果好、可推广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路子。
下一步,矮寨村将按照“尊重乡土建筑风貌,不改变乡土建筑形式,提炼瑶族元素符号”的原则,对现有濒危建筑及时抢救修缮,对影响乡土建筑整体风貌的予以整治,对整体格局及周边景观环境的依存已构成破坏的予以恢复。深入挖掘和发挥乡土建筑节能改造和功能提升,改善居住条件,提高人居环境品质。该村充分利用门等、矮寨“九甲”乡土建筑风貌特色,提升旅游配套功能,引导群众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努力将门等、矮寨融入到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旅游圈,打造一条桂林旅游精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