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试点惩戒垃圾不分类不收集 促进居民源头分类
编辑:扬州新闻发布时间:2016-11-14
北京青年报记者11月1日从市城市管理委获悉,本市将加强小区垃圾分类情况的评比和考核,对垃圾混装混运问题零容忍。下一步,在朝阳、海淀、房山、延庆等4区推出一批试点,探索不分类、不收集惩戒等模式,促进居民源头分类。
目前,全市已有3759个居住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按照现行检查考评制度,这些小区均在日常抽查的范围之内。每月检查360个,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比和考核,及时通报检查结果。据统计,截至9月底,共检查3240个次小区。优良小区数量稳中有升,月平均90余个,严重问题小区数量有所下降,月均约10个次左右。年再生资源回收量达到500万吨,共分出厨余垃圾11万余吨。
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本市将加强垃圾分类达标小区的日常运行检查考核,对混装混运问题实行零容忍。同时,在垃圾分类达标小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创建精品小区。该负责人表示,精品小区的建设标准包括没有混装混运现象、居民参与率40%以上、绿桶内厨余垃圾纯净率达到80%以上等。对经过验收且符合条件的小区,将进行挂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下一步,在朝阳、海淀、房山、延庆等4区推出一批试点,重点进行垃圾资源回收、干湿分开,实施垃圾分类升级版。通过减水、减重、分出厨余垃圾等方式,实现社区就地减量。另外,通过设置固定收集点,或采用社区网络终端(APP)、电话预约上门回收等方式,逐步实现信息化计量统计。
据介绍,朝阳区计划率先在劲松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分质、分时收运试点。在街道内设置大小不同的桶,其中大桶用来收集混合垃圾,小桶用来回收厨余垃圾。通过分质、分时收运,试点不分类、不收集的惩戒模式,促进居民从源头分类。
海淀区依托厨余收运处理监理体系建设,通过完善的硬件、软件设备,实现厨余垃圾的准确称重,实时掌握小区厨余垃圾产生量。同时,实现对收运处理单位的在线监控,规范厨余垃圾收运过程,增强实时统计分析能力,提高监管力度、应急调度等功能。
房山区试点全领域垃圾分类和两网对接。在良乡镇部分大街沿线的商户、饭店、单位和小区等,以垃圾智慧分类为重点,适时开展积分奖励换购商品、APP线上线下互动等方法,将街区范围内的单位全部实施垃圾源头分类,将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合一。
延庆区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设置近百个收集点,试点废旧织物收集处理体系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