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书画 >> 正文
  • (社论)“穹顶之下”需要的共识和行动

    编辑:扬州新闻发布时间:2016-11-8

    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近日又出现在公众视野,这次她带来的是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通过展示大量详实的资料,试图回答“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这三个问题,作品播出后备受好评,不仅柴静本人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一度稍显冷清的雾霾话题也很快活跃起来。

    媒体人士通过个人努力调查公共问题,柴静不是个案,在尘肺病、抗战老兵和转基因产品等问题上,同仁也有过类似的尝试。这些案例中,调查者有着大致相同的动机,即受到社会责任感的驱使,希望通过自身的工作推动公众关注与大家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柴静作为一名在传媒领域历练多年的记者,对于时代痛感无疑有自己敏锐的目光,然而,她在纪录片中反复提到自己的母亲角色,女儿出生后的遭遇是她关注雾霾话题的主要原因,并表示“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在诠释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过程中,始终不忘突出作品背后的“私利”动机,这使得《穹顶之下》显得别具一格。

    从记者到母亲,作者身份的转变当然不会影响作品本身,它只会对叙事产生微妙的影响。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往往注重中立强调客观,而《穹顶之下》则是在调查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一位母亲的视角来展现你我的切肤之痛。从舆论反馈看,这种处理不仅没让作品失分,反而增加了《穹顶之下》的感染力。柴静在片中生动地解释雾霾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她说,“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终生暴露的实验舱里”,雾霾已经成为任何社会成员都无法回避的社会危机,关注它早就不只是一位记者的分内之事。柴静作为一位母亲凭借一己之力开展雾霾叙事,她的知识普及和情感动员工作,无疑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自己所处的呼吸共同体。

    人们会因柴静的工作而感动,庆幸周围还有这样的公民,当然这种慨叹将会很短暂,恰如柴静反复强调自己的母亲身份,从遭受雾霾威胁这一点看,我们与柴静并不遥远,每个人都面对着和作者一样的遭遇,无论社会地位如何,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记住了柴静,更会因《穹顶之下》对雾霾充满警惕,今后如何应对雾霾俨然已成为一个异常紧迫的问题,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当前值得关注的是,这部纪录片的走红是否会对雾霾应对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穹顶之下》价值的三个方面:一场关于雾霾的科普,一次公共政策的质询,一番公众参与的动员,将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逐渐显现。如何实现同呼吸共命运,柴静凭借一己之力推出深入的调查作品,对此问题给出了初步的答案,但这毕竟只是开始,雾霾之战注定需要动员大量的社会资源,在此期间需要有相应的分工。这正是很多人面对《穹顶之下》时既惊喜又失落的原因,人们疑惑为什么是柴静?在雾霾肆虐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很多人对它已经感到麻木的今天,公众才有机会通过一部《穹顶之下》对其有相对全面的了解,而且还是公民自发自费的方式。这些工作有的本应由相关政府部门承担,柴静“抢戏”从侧面反映出政府机构在雾霾应对方面能力不足和工作低效的现实,今后应对雾霾无疑要改变这种现状。

    柴静说“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这可能是一位母亲面对雾霾肆虐时的真实感受。

    母亲们容易感同身受,其实,相信每一个看过《穹顶之下》的人都会因此提升个人的责任感和行动欲。《穹顶之下》可能将成为互联网时代公民调查的范本,雾霾应对需要广泛的公民行动,需要更多的公民去感知,去讨论,去参与,当“私人恩怨”上升为社会共识,这就为制定公共政策创造了条件。政府部门所要做的,便是回应民众的利益诉求,在雾霾应对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netease

    猜你喜欢

    热门关注

    扬州新闻,趣事遍地,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加QQ:943966540

    版权所有 2011-2025